共 2 条
持续正气道压通气与双水平正气道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18
作者:
王厚力
徐腾达
于学忠
机构:
[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2]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
[3]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水肿;
无创通气;
循环功能;
呼吸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3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临床疗效 ,及其对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 :4 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组给予持续正气道压通气 (CPAP =5cmH2 O)或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10 / 4cmH2 O) ,观察 2h后患者循环参数改变 ,并记录患者对无创通气的耐受性。结果 :CPAP与BiPAP组在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前 ,年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BP)、心输出量 (CO)、每搏射血量 (SV)、系统循环阻力 (TSR)、血氧饱和度 (SaO2 )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临床所用速尿、硝普钠剂量无统计差异。患者对CPAP治疗的耐受性明显高于BiPAP(95 %vs 6 5 % ,P=0 .0 14 ) ;分析成功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病例 ,两组患者 2h后HR、mBP、CO、TSR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 ,但SV无明显改变 (P >0 .0 5 )。两组患者SaO2 均有显著升高 ,CPAP组明显高于BiPAP组 (95 %vs 87% ,P <0 .0 0 1)。CPAP与BiPAP两组患者 2h后的循环参数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无创通气明显改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呼吸功能 ,对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 ,CPAP更易为患者接受。CPAP与BiPAP降低急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 ,综合治疗的结果 ,CO下降明显 ,而SV变化不显著 ,两种通气模式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