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李云 [1 ]
缪启龙 [1 ]
江吉喜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雨; 红外辐射亮温(TBB); 云区湿度; 物理量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FY-2C卫星资料和由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多种物理量场,初步分析了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的成因:此次大暴雨发生在低槽冷锋前部,对流层中层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维持、对流层低层切变线的出现、近地面层冷空气的扩散侵入、对流层中低层强盛的不稳定能量以及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造就了这次历史罕见的大暴雨。降水显著的中尺度特性与中尺度云团相对应。同时,对比分析了15日发生在河北东北部、京津地区的另一个降水较弱、对流天气强的对流云团,结果显示它们形成发展中存在差异,为今后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些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