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杂种后代的子粒性状遗传

被引:2
作者
陈怡
谷秀芝
黄承运
栾晓燕
杜维广
张桂茹
满为群
王彬如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杂交种; 性状遗传; 粒形指数; 脐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不同花色、粒形、粒重和脐色的48个品种配制成24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后代子粒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近圆形×椭圆形,其F1代为椭圆形,粒形指数和百粒重略高于中亲值;双亲花色相同而脐色不同的组合,无色脐×褐脐(或无色脐),F1代均为无色脐,无色脐为显性,褐脐为隐性,其F2代无色脐和褐脐的分离比例为3:1;双亲花色不同而种脐均无色的组合,F1代为无色脐或蓝脐,蓝脐主要是白花亲本携带R基因所致,其F2代蓝脐与无色脐的分离比例为9:7。种皮光泽度不同的品种杂交,F1代种皮光泽度介于双亲中间,无显隐性之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M]. 农业出版社 , 张子金 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