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炼焦生产技术中的数学模型
被引:8
作者
:
倪献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倪献智
机构
:
[1]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山东青岛
[3]
硕士
[4]
教授
来源
:
煤炭转化
|
2004年
/ 01期
关键词
:
炼焦技术;
数学模型;
分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Q5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817 ;
摘要
:
炼焦生产是一极其复杂的动态体系 ,该生产体系中的输出量 (诸产物的生成量和品质指标 )与输入量 (原料煤的质量指标和生产工艺指标 )之间受着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近些年 ,人们注重炼焦生产中重要数据的积累和归纳 ,尤其是进行了许多相关的实验研究 .通过对大量生产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总结得出了多种重要技术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 .较全面地汇总了这类数学模型 ,并根据模型依据和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分类和评述 .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用试验焦炉优化配合煤细度的试验
[J].
李明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李明富
;
王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王文军
;
翟瑞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翟瑞津
;
李海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李海云
.
煤气与热力,
2003,
(01)
:18
-19
[2]
焦炭强度指标间的关系研究
[J].
崔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崔平
;
钱湛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钱湛芬
;
杨俊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杨俊和
.
燃料与化工,
2000,
(02)
:59
-63
[3]
焦化产品的生成、产率及焦炭质量预测
[J].
杨变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冶金设计院!工程师
杨变玲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9,
(06)
:37
-38
[4]
预测焦炭质量与优化配煤比的研究
[J].
陈博东,康乐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韶钢集团公司
陈博东,康乐九
.
南方钢铁,
1996,
(01)
:33
-35
[5]
焦化技术管理中的数学模型
[J].
倪献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矿业学院
倪献智
;
徐新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矿业学院
徐新洲
.
煤炭分析及利用,
1995,
10
(01)
:18
-21
[6]
适合我国煤源的成焦率测算图
[J].
严文福,郑明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严文福,郑明东
.
煤气与热力,
1995,
(01)
:15+6+17
-21
[7]
装炉煤细度的选择
[J].
赵广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济钢焦化分厂
赵广奎
.
燃料与化工,
1994,
25
(01)
:4
-6
[8]
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库威熙 主编, 1985
[9]
炼焦学[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姚昭章 编, 1983
←
1
→
共 9 条
[1]
用试验焦炉优化配合煤细度的试验
[J].
李明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李明富
;
王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王文军
;
翟瑞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翟瑞津
;
李海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李海云
.
煤气与热力,
2003,
(01)
:18
-19
[2]
焦炭强度指标间的关系研究
[J].
崔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崔平
;
钱湛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钱湛芬
;
杨俊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杨俊和
.
燃料与化工,
2000,
(02)
:59
-63
[3]
焦化产品的生成、产率及焦炭质量预测
[J].
杨变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冶金设计院!工程师
杨变玲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9,
(06)
:37
-38
[4]
预测焦炭质量与优化配煤比的研究
[J].
陈博东,康乐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韶钢集团公司
陈博东,康乐九
.
南方钢铁,
1996,
(01)
:33
-35
[5]
焦化技术管理中的数学模型
[J].
倪献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矿业学院
倪献智
;
徐新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矿业学院
徐新洲
.
煤炭分析及利用,
1995,
10
(01)
:18
-21
[6]
适合我国煤源的成焦率测算图
[J].
严文福,郑明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冶金学院
严文福,郑明东
.
煤气与热力,
1995,
(01)
:15+6+17
-21
[7]
装炉煤细度的选择
[J].
赵广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济钢焦化分厂
赵广奎
.
燃料与化工,
1994,
25
(01)
:4
-6
[8]
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库威熙 主编, 1985
[9]
炼焦学[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姚昭章 编, 198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