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王伟 [1 ]
姚举 [1 ]
李号宾 [1 ]
张瑜 [2 ]
王东 [3 ]
马国兰 [3 ]
机构
[1]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 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棉花; 杏树; 间作; 棉花害虫; 自然天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棉病虫害]; S476.2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0904 ;
摘要
【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作棉田牧草盲蝽和棉叶螨发生量轻于单作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G)中度发生时(2008年),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显著性高于杏棉间作棉田;棉蚜轻度发生时(2009年),三类田无差异。杏棉间作对棉蓟马(Thrips tabacci L.)发生量影响不大。棉蚜轻度发生年份(2009年),间作田和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间作田瓢虫和食虫蝽较多;棉蚜中度发生年份(2008年),单作棉田由于棉蚜数量较多,瓢虫和食虫蝽也较多。2 a中间作田棉花上的蜘蛛数量均多于单作棉田。杏树走向对棉叶螨的发生有影响作用,棉间杏田(南北)棉叶螨量高于棉间杏田(东西),但对棉蚜、牧草盲蝽和棉蓟马发生量影响不大。【结论】杏棉间作不利于棉花上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 K)的发生。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897 / 19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果棉(粮)间作对有害生物种群消长的影响因素 [J].
纵华 ;
张新浩 ;
毛尼亚孜 ;
艾买尔 ;
项雪峰 .
北方果树, 2007, (04) :40-40
[2]   杏棉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J].
晁海 ;
张大海 ;
徐林 ;
廖康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35-39
[3]   麦—棉邻作天敌转移规律研究 [J].
姚举 ;
李号宾 ;
阿可旦·吾外士 ;
马祁 ;
唐勇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340-343
[4]   麦棉间套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J].
陈志杰 ;
仵光俊 ;
张淑莲 ;
张兴 ;
王兴林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1) :3-5
[5]   小麦棉花套种有利于控制棉铃虫发生 [J].
王厚振 ;
陈宏 ;
王恩义 ;
田延坤 .
昆虫知识, 1995, (03) :137-138
[6]   小麦棉花套种对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 [J].
王厚振 ;
赵洪亮 ;
苏加岱 ;
张多贤 ;
高志民 .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02) :163-167
[7]   棉田插种玉米对天敌虫口的影响及其控制害虫的作用 [J].
仵光俊 ;
陈志杰 ;
姬明周 ;
董树旺 ;
李怀柱 ;
安建辉 ;
石金成 .
生物防治通报, 1991, (03) :101-104
[8]   农桐间作与作物产量 [J].
王广钦 ;
徐文波 ;
廖晓海 ;
金烈谊 ;
陶栋伟 ;
杜百长 ;
沈石英 ;
付汝良 ;
王广钦 ;
金烈谊 ;
沈石英 .
河南农学院学报, 1983, (01) :29-37
[9]   ABOVE AND BELOW GROUND INTERACTIONS IN ALLEY-CROPPING IN SEMIARID INDIA [J].
SINGH, RP ;
ONG, CK ;
SAHARAN, N .
AGROFORESTRY SYSTEMS, 1989, 9 (03) :259-274
[10]  
林农间作的光照分布特点与农业意义. 刘乃壮. 泡桐与农用林业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