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序变化特征及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

被引:27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杨小唤
刘红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国家数据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国家数据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时序变化; 作物;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育节律有着很好的响应关系 ,并最终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图 3,参 12。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粮食作物卫星遥感估产的研究 [J].
江东 ;
王乃斌 ;
杨小唤 .
自然杂志, 1999, (06) :351-355
[2]   高瞻远瞩——粮食作物的卫星遥感估产 [J].
江东 ;
王建华 .
百科知识, 1999, (02) :24-24
[3]   冬小麦单产的光谱数据估测模型研究 [J].
池宏康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4) :337-344
[4]   由光谱指数估算小麦截取光合有效辐射的数量 [J].
金仲辉,黄新寿 .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4, (02) :13-19
[5]  
中国小麦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乃斌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