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粉植株后代H2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英文)

被引:4
作者
丁玉澄
谷明光
郭丽娟
袁本亮
黄娇香
机构
[1] 美国波斯顿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粗线期; 玉米品种; 核仁; 来宾; H2; 花粉植株; 花粉株; 减数分裂; 成熟分裂; 染色体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单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玉米花粉植株及其纯合植株后代。但在花粉植株后代的细胞遗传学方面还尚未进行研究。我们于1978年以玉米品种来宾白花粉植株姊妹交后代H2,杂种桂单12花粉植株的自交后代H2为材料,按常规的酒精-冰醋酸固定液固定材料,醋酸洋红染色压片,观察结果如下: 1.来宾白:发现在粗线期染色体常常是粘在一起的,在染色体1、4、5、6和7的长臂上有一个中等大小的染色节,在染色体9的短臂末端上有一小的染色节。在检查的8株中有3株,也观察到一小染色节紧靠第2染色体短臂的末端。第4染色体的染色节是杂合的(图版Ⅰ,1)。在第2、3和6号植株中经常出现核仁的大小、数量和形状的变异(表1;图版Ⅰ2-6)。此外,在大多数植株中观察到巨大的花粉母细胞和2至3个细胞的融合。 后期Ⅰ,有2个或1个染色单体桥而无断片(图版Ⅰ,7),一个桥和一个断片,一个断片而无桥(图版Ⅰ,8),出现在第3、6和7号植株的细胞中,大约比率超过15%。然而,在对照植株的细胞中相同畸变型只有1%(表2)。虽然倒位的构型在粗线期是有可能出现的,可是没有看见。第1、3和7号植株的花粉粒平均有10%是不育的(表3)。 2.桂单122):发现在粗线期,所有植株的染色体普遍展开得很好。在染色体1、4、6、7和9的长臂上有一个中等大小的纯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5+237 +2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花药培养的研究 [J].
INSTITUTE OF MAIZE RESEARCH ;
KWANGSI CHUANG AUTONOMOUS REGION ;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DONG BEI WANG COMMUNE ;
HAI-DIAN ;
PEKING AND PEKING INSTITUTE OF BOTANY ;
ACADEMIA SINICA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7, (02) :89-94+169
[2]  
Localization of the 5S RNA genes in Zea mays by RNA-DNA hybridization in situ[J] . D. E. Wimber,Patricia A. Duffey,D. M. Steffensen,W. Prensky.Chromosoma . 1974 (4)
[3]  
The relation of a particular chromosomal ele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cleoli in Zea mays[J] . Barbara McClintock.Zeitschrift für Zellforschung und Mikroskopische Anatomie . 19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