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从制度到行动

被引:28
作者
张康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制度导向; 行动导向; 民主政治; 合作行动;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9.03.01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历史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也意味着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如果说工业社会中的社会治理是制度导向的,那么在人类即将走进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将会造就出一种行动导向的社会治理模式。政治不仅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的和主导的部分。工业社会的政治是民主政治,经典性的民主也可以说是制度民主。在20世纪后期,因为社会的复杂化和不确定化,制度民主显现出了不适应性,因而出现了协商民主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等试图弥补制度民主缺陷的新主张和新设计。但是,由于社会治理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致使这些新的设计都无法真正得到实施。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将遭遇更多偶发性的事项,制度的刚性决定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无力,反而会形成阻碍。因此,社会治理应当实现从制度导向向行动导向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意味着社会治理从规则依赖向寻求道德支持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对话与责任[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卡尔-奥托·阿佩尔, 2017
[2]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吉登斯, 2015
[3]  
包容与民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杨 (Young, 2013
[4]  
协商民主及其超越[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 德雷译克,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