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岁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自杀倾向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李光友 [1 ]
陶方标 [2 ]
机构
[1]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预防医学教研室
[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自杀行为; 青年危险行为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外出打工对14~16岁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与自杀倾向(包括意念、计划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3所中等专业学校14~16周岁在校学生852名,有效调查人数840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对应方式问卷(TCSQ),进行抑郁、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心理状况评定;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自杀行为定义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父母外出打工对14~16岁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与自杀意念、计划和行为的影响。结果840名14~16周岁儿童中,父母均外出打工146名,仅父亲外出打工149名,仅母亲外出打工39名。父母外出打工与否儿童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父亲外出打工儿童的积极应对评分为(28.2215±5.51392),父母均未外出打工儿童的积极应对评分为(28.9150±5.85761),与父母均外出打工儿童的积极应对评分(30.5274±5.8865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40名儿童中,有过自杀意念者占37.0%;有过自杀计划者占12.5%;有过自杀行为者占6.3%;仅父亲外出打工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63.8%,仅母亲外出打工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64.1%,与父母均未外出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RR=0.714,95%CI=0.517~0.986,P=0.041)和民族(RR=2.441,95%CI=1.087~5.480,P=0.031)对14~16岁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父母外出打工对14~16岁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仍有一定影响,其中除自杀意念外,抑郁、焦虑检出率及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发生率等与同年龄组无父母外出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J].
张建育 ;
贺小华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8, (08) :932-933
[2]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研究 [J].
钟继灿 ;
王健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01) :69-70
[3]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 [J].
黄小娜 ;
吴静 ;
彭安娜 ;
李孜 ;
戚小兵 ;
石淑华 .
医学与社会, 2005, (02) :5-6+12
[4]   海南省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J].
吴传东 ;
黄进弟 ;
潘明 ;
陈少仕 ;
杨庆雄 ;
杨志清 ;
叶彩娃 ;
李素花 ;
詹达飞 ;
喻爱军 ;
余蔚菲 ;
郑小英 ;
叶廷蔚 .
中国热带医学, 2004, (01) :124-125
[5]  
临床心理学.[M].张理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