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9例应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即刻刮宫的宫腔组织物、40例米非司酮终止早孕1周后刮宫的宫腔组织物及20例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2~12周因异常出血刮宫的宫腔刮出物组织石蜡块,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嗜焰红和酒石磺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技术,观察不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人胎盘生乳素(hPL)的表达及嗜焰红颗粒和网状纤维的变化。结果药物流产时,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尤其是底蜕膜组织难以排出。有滋养层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并具有功能的现象,从而影响局部子宫内膜的修复。米非司酮作用后蜕膜组织颗粒细胞中嗜焰红颗粒明显减少,底蜕膜组织中网状纤维溶解不完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2周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结论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底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和局部内分泌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底蜕膜部位网状纤维溶解不完全,可能是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和不全流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