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

被引:49
作者
黄兴涛
机构
关键词
思想史意义; 近代中国; 思维方式; 新名词; 概念工具; 词汇; 语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 [中国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近代中国的新名词,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是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其实它也应该成为历史学者所自觉关注的对象。本文从近代中国新名词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现代性变革的历史关系入手,并结合已有的研究实践,尝试着揭示了近代中国新名词形成、传播之丰富微妙的思想史意义——特别是其“一般思想史”意义。同时还阐述了对于“一般思想史”的独到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
    马敏
    [J]. 历史研究, 2001, (02) : 132 - 138+191
  • [2] 近代文化引进与汉语表达系统的更新
    马怀荣
    [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4, (03)
  • [3] 跨语际实践.[M].刘禾著;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
  • [4]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M].(英)彼得·伯克(PeterBurke)著;姚明;周玉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5] 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M].(日)狭间直树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6]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美)约瑟夫·R.列文森(JosephR.Levenson)著;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7] 西方哲学东渐史.[M].黄见德等著;.武汉出版社.1991,
  • [8] 郑观应集.[M].夏东元编;郑观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 [9] 语言、自我和社会..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