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圣保 [1 ]
姜国华 [2 ]
机构
[1] 哈尔滨理工大学
[2]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生态旅游; 开发与保护; 规划;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1.04.00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三江平原是中国著名的低平原沼泽分布区、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三江平原区域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三江平原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农业观光景观。三江平原区域旅游应充分挖掘该区湿地资源,推广湿地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线路,策划旅游项目,扩展海内外市场。三江平原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使三江平原成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湿地、农业生态旅游区。三江平原区域生态旅游应坚持湿地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和生态优化等原则,将三江平原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整合规划为"两带—三点—四组团"的模式;以建三江为中心,组织"一日游""二日游"或"多日游",并规划各种日程的生态旅游线路方案;策划三江平原湿地风光游、"北大荒"特色文化游、特色乡村休闲度假游等生态专项旅游。三江平原区域以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农业和特殊地貌等自然生态旅游及北方历史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和中俄边界风光等旅游产品为特色,展示了三江平原的神秘色彩和无穷魅力。生态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三江平原区域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旅游强县向旅游城市跨越的战略构想——以星子县为例 [J].
张晓明 ;
张辉 ;
魏伟新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11) :112-116+111
[2]   城市旅游发展中相关者利益及协调策略分析 [J].
严宽荣 ;
张辉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5) :37-40
[3]   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探讨 [J].
郭春华 ;
张今会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0) :4803-4804+4808
[4]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比较研究 [J].
张春丽 ;
佟连军 ;
刘继斌 .
湿地科学, 2008, (02) :335-342
[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蓄水与调洪功能 [J].
刘兴土 .
湿地科学, 2007, (01) :64-68
[6]   建设好旅游型村镇是促进乡村城镇化的又一坦途——浙江省旅游型村镇建设调研的感悟 [J].
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调研组 .
小城镇建设, 2006, (07) :30-32
[7]   中国湿地旅游初探 [J].
丁季华 ;
吴娟娟 .
旅游科学, 2002, (02) :11-14
[8]  
保护与替代[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汪力斌等, 2008
[9]  
中国三江平原[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何琏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