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pophilin及蛋白激酶C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8
作者
王中群 [1 ]
袁中华 [2 ]
刘毅 [3 ]
杨永宗 [2 ]
万载阳 [2 ]
刘录山 [2 ]
易光辉 [2 ]
赵卫星 [1 ]
李丽华 [1 ]
机构
[1]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 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3] 韶关学院生化教研室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蛋白激酶C; 模型,动物; adipophili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动脉壁增厚与adipophilin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高TC饮食喂饲12周,动脉切片HE染色;采用PepTagAssay法检测PKC活性变化,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KCα和adipophilin表达。并进一步在细胞学水平观察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PKC活性的分布及adipophilin的表达。结果主动脉病变区可见内膜增生、中层增厚,脂质条纹突起,增生内膜内蓄积大量的泡沫细胞。病变区PKC活性和adi-pophilin表达上调,与adipophilin阳性颗粒仅局限于增生内膜不同,PKCα在内膜、近内膜的中层区均呈强阳性表达。细胞学实验显示adipophilin表达于巨噬细胞,而PKC活性则以平滑肌细胞最强,内皮细胞最弱。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内膜增生、中层增厚可能与PKC介导的细胞增殖凋亡紊乱及adipophilin介导的脂质蓄积有关。在巨噬细胞adipophilin的表达可能与细胞膜PKC活性的改变有着某种潜在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微波手术治疗仪[P]. 白元根;陈松旺;王大中;马文彦;钱正扬;王志杰;洪锡安;韦高文;张心树;王建力;颜卫邦;刘克源;赵祥元.中国专利:CN1024320C,1991-10-09
[2]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性危险因素 [J].
周爱红 ;
王荫华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01)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