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后Llandovery世(志留纪)胞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28
作者
耿良玉
张允白
蔡习尧
钱泽书
丁连生
王根贤
刘春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石油勘探局地质研究所,华东石油地质局地质研究所,湖南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胞石,坟头组,寨山组,新河庄组,茅山组,Llandovery,Wenlock,Ludlow,Pridoli,冰期,秀山动物群回归,红层,扬子上升,曲靖下降,扬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643,Q913.64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坟头组时代争论长期不能统一的原因之一,在于各家对坟头组涵盖范围理解不一。坟头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侯家塘组的顶为底、以秀山动物群的最高层位为顶的坟头组概念,为狭义坟头组。以侯家塘组、茅山组之间岩层的总和作为坟头组的概念,为广义坟头组。本文建议使用狭义坟头组概念,以求定义统一。坟头组之上、茅山组之下还存在寨山组和新河庄组(新组)。宁镇山脉志留系存在倒序、脱顶、丢层等问题,建议将坟头组、寨山组的标准剖面选在安徽铜陵寨山剖面;新河庄组的标准剖面选在安徽宣城新河庄剖面。根据胞石带的研究,坟头组顶界穿时,其时代为Telychian晚期至Wenlock世早期。寨山组底界穿时,顶界时代为Ludlow世末期;新河庄组的时代为Pridoli世早、中期;茅山组的时代推测仅限于Pridoli世晚期。本文还对“管状砂岩”的时代、秀山动物群回归的时代、红层与冰川的关系、海平面升降、分统建阶及古地理再造等问题作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43
页数:2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