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一个从隐功能角度的解释框架

被引:13
作者
李喜梅
彭建刚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
[2] 湖南大学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显功能; 隐功能; 演进逻辑;
D O I
10.13246/j.cnki.iae.2005.10.010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 [J].
陈锡文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1) :4-9
[2]   从资金流动看改革20年农业的基础作用 [J].
黄季 ;
马恒运 .
改革, 1998, (05) :56-63
[3]   默顿及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J].
黄晓京 .
国外社会科学, 1982, (08) :60-63
[4]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杰著, 2003
[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杰主编, 2003
[6]  
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兴胜著, 2002
[7]  
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郭剑雄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