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评述

被引:32
作者
蒋敏
机构
[1]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通货紧缩;
D O I
10.14116/j.nkes.2000.02.011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货币关系日益重要的今天,货币政策正成为各国政府,特别是主要工业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是否能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它所依赖的传导渠道的内在性质。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几种可能的途径,它们主要是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这些渠道同样也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之中,只是因为一些条件上的差异,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显得不够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J].
谢平 .
财经界, 2000, (03) :8-9
[2]   为什么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原则? [J].
易纲 .
国际经济评论, 2000, (Z1) :47-48
[3]  
中国货币政策报告[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戴相龙主编, 1999
[4]  
通货紧缩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罗振宇著, 1999
[5]  
货币金融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米什金(FredericS.Mishkin)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