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进展

被引:9
作者
丁天喜
机构
[1] 浙江水产学院
关键词
石斑鱼属; 青石斑鱼; 人工繁殖; 开口饵料; 卵黄; 受精卵; 鮨科; 繁殖方法; 开口饲料; 仔鱼; 人工育苗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石斑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widei)、鲳科(P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全世界温带和亚热带海区均有分布,约有100余种。我国沿海共有40多种,其中多数分布于舟山群岛以南海域。主要经济种类有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青石斑鱼(E.awoara)、鲑形石斑鱼(E.salmonoides)、云纹石斑鱼(E.moara)和鲑点石斑鱼(E.fario)等。石斑鱼类喜栖息于多岩礁及沙砾底质海域,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石斑鱼体色美、肉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格很高,属名贵鱼类。因为石斑鱼类是一种重要的出口创汇种类,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石斑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福建沿岸海域赤点石斑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J].
戴庆年 ;
张其永 ;
蔡友义 ;
张杰 .
海洋与湖沼, 1988, (03) :215-224+302
[2]   青石斑鱼的人工孵化和早期发育 [J].
张伟新 ;
李世栋 .
海洋科学, 1988, (01) :38-41+74
[3]   赤点石斑鱼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J].
马荣和 ;
李加儿 ;
周宏团 ;
丁彦文 ;
郑建民 ;
邹婉虹 .
海洋渔业, 1987, (04) :158-160+153
[4]   赤点石斑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J].
刘基 ;
詹宝华 ;
苏展 .
福建水产, 1986, (04) :16-22
[5]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仔鱼培育试验 [J].
张其永 ;
戴庆年 ;
黄金龙 ;
蔡友义 ;
陈德敬 ;
周志清 ;
张杰 .
水产科学, 1986, (01) :1-4
[6]   赤点石斑鱼的胚胎和仔鱼形态发育 [J].
许波涛 ;
李加儿 ;
周宏团 .
水产学报, 1985, (04) :369-374
[7]   浙江北部水域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卵巢周年变化及性转变的研究 [J].
溎彦 ;
胡杰 ;
周婉霞 ;
薄治礼 ;
倪梦麟 .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4, (01) :11-19+4
[8]   青石斑鱼的胚胎发育 [J].
胡杰 ;
周婉霞 ;
薄治礼 ;
溎彦 .
水产科技情报, 1982, (02) :20-22
[9]  
Observations o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cycle and fecundity of three species of groupers ( Epinephelus ) from the southeast Tunisian seashores[J] . A. Bouain,Y. Siau.Marine Biology . 198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