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头一带含霓石碱长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8
作者
刘建文
张希道
栾元滇
王兰中
张忠义
王炳颖
机构
[1] 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碱长花岗岩; 霓石; 基本特征; 岚山头; 胶南; 单斜辉石; 柯石英榴辉岩; 超单元; 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岚山头一带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分布在胶南造山带的南段,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晚期在引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含有霓石、钠闪石、微斜长石、钠长石等碱性矿物;K2O和Na2O的含量为8.4%~9.6%,H2O+少于0.16%,具有富碱、贫水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在262.19×10-6~313.23×10-6范围内,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2902;Pb-Pb同位素年龄值为622.7Ma。含霓石碱长花岗岩体内含有较多的柯石英榴辉岩、榴辉岩包体。柯石英榴辉岩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而其围岩(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却保存下了岩浆成因的霓石,处于富Na、Al、Si变质环境中,未出现硬玉或硬玉分子较高的绿辉石。这说明含霓石碱长花岗岩没有经受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即柯石英榴辉岩相对其围岩而言是外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安徽两条A型花岗岩带 [J].
邢凤鸣,徐祥 .
岩石学报, 1994, (04) :357-369
[2]   鲁东碰撞带的初步研究 [J].
王来明 .
山东地质, 1994, (01) :100-108
[3]   山东省花岗岩的成因分类刍议 [J].
徐金方 .
山东地质, 1991, (01) :67-73
[4]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高秉璋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5]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M].[日]都城秋穗 著;周云生 译.地质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