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被引:15
作者
侯荷亭
壮志宏
赵根弟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
关键词
高粱; 恢复系;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特殊配合力;
D O I
10.16288/j.yczz.1995.01.009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采用Griffing交配设计,对30个高粱恢复系的杂种一代及其6个亲本进行两年(1989-1990)比较试验,探索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F1产量的杂种优势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遗传距离在一定范围内(0<D2<130),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超过D2=130界限,则杂种优势便随着遗传距离增大而下降.放高粱亲本问遗传距离太大或太小均不容易获得高产综合性状好的组合.根据遗传距离对参试亲本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明,高产优质组合,来源于不同类群系本间杂交的后代.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棉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学德 ;
潘家驹 .
作物学报, 1990, (01) :32-38
[2]   高粱抗旱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 [J].
侯荷亭 ;
张述义 ;
赵根弟 .
遗传, 1987, (05) :8-12
[3]   关于水稻数量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J].
徐静斐 ;
丁超尘 ;
李昌国 .
安徽农业科学, 1981, (S1) :7-11
[4]  
数量遗传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高之仁 著, 1986
[5]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