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格里拉地区自然与文化多样性

被引:15
作者
徐柯健 [1 ]
张百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然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大香格里拉地区;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2.017
中图分类号
K9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滇藏交界地带的大香格里拉地区在自然和文化方面都表现出世界上少有的多样性。全面概括了该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生物物种、生物群落、自然景观等自然多样性特征,和民族、族群、语言、宗教、风俗、服饰、民居、生产方式、民间艺术等文化多样性特征。该区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是我国甚至整个世界重要的生态和文化财富,应该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的多样性是形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多样性及其和谐是人地关系的基本模式和重要机制。认识多样性是为了保护多样性,保护多样性是为了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世界遗产:反思人类价值观的新视点——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为例 [J].
缪家福 .
思想战线, 2004, (01) :88-95
[2]   “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 [J].
缪家福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71-75
[3]   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J].
李雄华 .
求索 , 2003, (01) :143-145
[4]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比较 [J].
徐慧 ;
彭补拙 .
山地学报, 2002, (04) :432-437
[5]   云南横断山区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 [J].
彭永岸 ;
万晔 ;
罗立山 .
人文地理, 2000, (06) :50-53
[6]   云南横断山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 [J].
彭永岸 ;
罗立山 .
资源科学, 2000, (05) :60-62
[7]   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 [J].
何中华 .
东岳论丛, 1999, (04) :73-76
[8]   三江地区地质构造研究的新成果 [J].
陈炳蔚 ;
曲景川 .
中国地质, 1992, (01) :15-17
[9]  
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及机制研究[M]. - 人民出版社 , 吴映梅, 2006
[10]  
中国大香格里拉经济圈研究[M].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丁任重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