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33
作者
张彬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气虚血瘀; 高血压肾损害; 益气活血; 中医药疗法;
D O I
10.16306/j.1008-861x.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通过探讨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气虚血瘀是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关键,并探讨了益气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试谈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 [J].
盛梅笑 ;
孙伟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2) :87-88
[2]   益肾降压流浸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郭伟星 ;
刘伟明 ;
林惠娟 ;
王翠萍 ;
孙娜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03) :137-138
[3]   补肾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J].
李运伦 ;
姚晓渝 .
中国医药学报, 1999, (05) :26-28+81
[4]   高血压心气虚血瘀型病理生理学基础及气功治疗 [J].
王崇行,徐定海,钱岳晟,石文,蔡明德,包勇,黄静芳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08) :454-458
[5]   辨证运用“眩晕七丹汤”治疗老年瘀性眩晕 [J].
梅伯锐 ;
罗致强 ;
罗素珍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3, (02) :61-64
[6]   从风病医血探讨气血病变的本质 [J].
刘叔林 ;
苗后清 ;
刘星 .
山东中医杂志, 1993, (03) :9-10
[7]   正虚挟瘀是衰老的主要机制 [J].
李顺成 ;
蒋文跃 ;
王传社 ;
王玉明 ;
李志新 ;
李燕燕 .
中国医药学报, 1992, (06) :4-7+63
[8]   黄芪类品种的药理研究 [J].
吴师竹 ;
贺正全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 (06) :24-27
[9]   眩晕从瘀论治 [J].
张德超 .
中医杂志, 1992, (09) :15-16
[10]   高肇基辨治高血压病学术思想及电脑系统医理设计 [J].
方力行 ;
张本坤 ;
钱爱珠 ;
张建伟 ;
章琪虎 ;
高肇基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2, (03)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