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这场浩劫使体育事业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在城市体育衰退的状况下,农村体育反而“兴盛”起来。本文对这种反常的现象从社会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由“文革”中农村社会环境的相对平稳,发展农村体育被当作社会主义体育的根本方向和任务而纳入“农业学大寨”的范畴,知青上山下乡传播带动,运动队和体育院系“开门训练”、“开门办学”进行技术辅导,农村社员娱乐观赏需要以及集体耕作有利于组织活动等因素促成的。这种没有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兴盛”只可能是暂时的,通过这种分析有利于深化对改革后农村体育广阔前景的认识,也是从历史的角度服务于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