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的多变量相关分析

被引:63
作者
赵鹏 [1 ]
夏北成 [1 ]
秦建桥 [2 ]
赵华荣 [1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水质; 典型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流域内的景观格局改变是人类活动的宏观表现,会对河流水质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明确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景观因子,对于深入了解景观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选择广东省淡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ALOS卫星影像以及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分析淡水河流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的相关关系。用包括流域和河岸带尺度的景观组成和空间结构信息的景观指数表征景观格局,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典型相关分析(CCA)研究景观指数和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占淡水河流域总面积超过90%,其中城镇用地超过2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CCA结果说明水质指标受到多个景观指数的综合影响,反映了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复杂影响机制。流域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有显著影响,流域尺度的景观指数比河岸带尺度的景观指数对水质影响更大。城镇用地比例是影响耗氧污染物和营养盐等污染物浓度最重要的景观指数,林地和农业用地对水质的影响较小。另外,景观破碎化对pH值、溶解氧和重金属等水质指标有显著影响。CCA的第一排序轴解释了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相关性的54.0%,前两排序轴累积能解释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相关性的87.6%,前两轴分别主要表达了城市化水平和景观破碎化水平的变化梯度。淡水河流域的景观格局特征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出城市—城乡交错—农村的景观梯度,水质变化也对应了这个梯度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流域土地覆盖及土地管理措施变化会对水质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31 / 23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九龙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水质的初步关联分析[J]. 黄金良,李青生,洪华生,林杰,曲盟超.环境科学. 2011(01)
[2]   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J].
欧洋 ;
王晓燕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624-6634
[3]  
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J]. 张大伟,李杨帆,孙翔,张方山,朱红兴,刘毅,张英,庄敏,朱晓东.环境科学. 2010(08)
[4]   城市湿地小流域尺度景观空间分异及其对水体质量的影响——以南京市紫金山东郊典型湿地为例 [J].
郝敬锋 ;
刘红玉 ;
胡俊纳 ;
李玉凤 ;
郑囡 .
生态学报, 2010, 30 (15) :4154-4161
[5]   澳门城市小流域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J].
黄金良 ;
杜鹏飞 ;
欧志丹 ;
李梅香 ;
赵冬泉 ;
何万谦 ;
王志石 .
环境科学, 2006, (09) :1753-1759
[6]   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J].
杨柳 ;
马克明 ;
郭青海 ;
赵景柱 .
环境科学, 2004, (06) :32-39
[7]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J].
张元明 ;
陈亚宁 ;
张小雷 .
地理学报, 2004, (06) :903-910
[8]   土地利用、溪流级别与溪流河水理化性质的关系 [J].
牟溥 ;
王庆成 ;
Anne E.Hershey ;
于红丽 ;
郭宝琴 .
生态学报, 2004, (07) :1486-1492
[9]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与原则 [J].
高超 ;
朱继业 ;
窦贻俭 ;
张桃林 .
生态学报, 2004, (01) :109-116
[10]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徐建英 ;
巩杰 .
生态学报, 2003, (11) :2406-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