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变化特点。方法 通过两组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感染途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组病因与围产期高危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以体温不升、拒奶、反应差及多脏器功能受损有关。而 组病因以皮肤感染、肺炎及颅内感染为多见 ,临床特点以中毒性脑病为突出。两组血培养结果提示 : 组以 G-杆菌为主 ,特别是大肠杆菌极为多见。 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32 .2 % ) ,耐苯唑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两组均有存在。条件致病菌以 组多见。药敏两组比较结果显示 :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 ,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 加强围产期高危儿检测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治 ,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重要措施。随着致病菌的变化 ,含 β内酰胺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