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中的“话语权”问题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李小军
机构
[1] 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反腐; 话语权; 合法性; 公共精神;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0.05.027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络反腐"是一种能极大改变普通公民反腐话语权行使的新型反腐模式。由于中央权威认可"网络反腐"话语权的合法性,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官方与民间在反腐中的话语权合作。但"网络反腐"话语权的有效性仍取决于传统媒体话语权的配合与发掘,在实践中也仍无法摆脱合法性质疑与各种消解抵制。树立"善治"理念、出台专门法律、培育话语权主体公共精神、禁止敏感政治议题表达则是提升话语权的重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公民话语权保障中的困境及出路.[J].李水金;王琼;.社会科学评论.2009, 04
[2]   网络监督:反腐倡廉的新途径 [J].
王瑞娟 .
理论探索, 2009, (06) :54-56
[3]   网络反腐:缘起、困境及对策 [J].
吴玉英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5) :80-83
[4]   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 [J].
赵万里 ;
王菲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12-119
[5]   腐败与组织惰性:探析腐败产生的新视角 [J].
白景坤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8) :9-12+19
[6]   网络公众话语权与民主政治建设 [J].
莫文婷 ;
张树林 .
东南传播, 2009, (05) :73-75
[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逻辑、现实动因与挑战应对 [J].
卢汉桥 ;
李小军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12) :10-14
[9]   北欧国家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倪星 ;
程宇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8-13
[10]   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网络话语权 [J].
毛旻铮 ;
李海涛 .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05)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