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Ⅰ:个例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屹岷
陈仲良
毛江玉
吴国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大气研究实验室大气研究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孟加拉湾季风; 对流潜热加热; 南海季风; 副热带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分析场和NCAR向外长波辐射通量(OLR)资料研究了1998年孟加拉湾季风和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副热带环流的大尺度和天气尺度特征,探讨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与南海季风爆发之间的物理联系及孟加拉湾季风气旋的对流凝结潜热释放对副热带高压“撤出”南海的影响。结果表明,1998年5月爆发的东亚季风展现出典型的从孟加拉湾地区东传发展到南海地区的过程。随着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和对流活动增强、北移,南海北部出现了低层西风和对流活动,领先于副热带高压在南海地区减弱和撤退。结果还显示南海北部地区的对流凝结加热有助于该地区经向温度梯度的反转,在热成风关系的制约下南海上空副热带高压脊面的垂直倾斜由冬季型转向夏季型,季风爆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129 +1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Ⅱ:亚洲季风区季节转换指数[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气象学报. 2002(04)
[2]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气象学报. 2002(04)
[3]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 [J].
穆明权 ;
李崇银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75-387
[4]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5]   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及北半球季节突变的物理机理的诊断分析:I季风爆发的阶段性特征 [J].
张永生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8, (05) :2-17
[6]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 -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1999
[7]   Condensation heating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in the Eastern Hemisphere [J].
Liu, YM ;
Wu, GX ;
Liu, H ;
Liu, P .
CLIMATE DYNAMICS, 2001, 17 (04) :327-338
[8]  
Climatological Atlas for Asian Summer Monsoon .2 Fong S K,Wang A 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