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关系理论体系——兼谈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同质性

被引:8
作者
刘敏
机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 民族关系; 交融与融合;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15.02.004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以极大的投入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努力的社会认同并不乐观,许多冲突和矛盾并没有因发展加快而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诡异的悖反现象。这与在准确理解和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上发生的偏误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交融词条. 好搜百科网 .
[2]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79
[3]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平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牛燕军.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的著作概述 [J].
华辛芝 .
世界民族, 1998, (02) :73-77
[5]  
民族社会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亚文等撰稿, 2005
[6]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1989
[7]  
列宁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列宁著, 198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