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底质条件的广东东部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

被引:14
作者
孙晓宇 [1 ,2 ]
苏奋振 [2 ]
周成虎 [2 ]
吕婷婷 [3 ]
仉天宇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利用; 适宜度;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1引言海岸带作为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相结合的敏感地带,是地球上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力改造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1]。随着海岸带人为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大,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海岸带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IGBP和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
    夏斌
    徐建华
    张美英
    楼旭逵
    何绘宇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06) : 178 - 181
  • [2]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
    李华斌
    严力蛟
    赵晓慧
    [J]. 科技通报, 2008, (05) : 714 - 720
  • [3] 基于DEM的广东省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黎景良
    后斌
    危双峰
    张晓东
    钟凯文
    [J]. 测绘通报, 2007, (06) : 53 - 57
  • [4] 海岸带及其持续发展
    陈述彭
    [J]. 遥感信息, 1996, (03) : 6 - 12+38
  • [5]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during 1996–2005
    Yansui Liu
    Lijuan Wang
    Hualou Long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18 : 274 -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