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差动保护的相移制动能力研究

被引:12
作者
朱国防
陆于平
机构
[1]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差动保护; 数据同步; 相移制动能力; 相量分析法; 非线性制动;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10.014
中图分类号
TM773 [线路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数据同步是基于通信的差动保护方案的首要问题。为从差动保护判据本身找到一个减小同步误差影响的途径,提出描述差动保护判据耐同步误差能力的相移制动能力指标。采用相量分析法分析常规差动保护的相移制动能力,发现常规比率制动判据的相移制动能力只能达到20°左右,而非线性差动保护的相移制动能力可以达到60°左右,这对基于软实时通信技术的使用场合非常有价值。提出一种新相差型的差动保护判据,该判据采用制动系数来调整判据的灵敏度;采用保护动作边界角来调整判据的相移制动能力,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制动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新判据具有良好的内部故障灵敏度、抗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饱和能力和相移制动能力,是基于软实时通信技术的差动保护的理想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型双K值差动保护研究 [J].
李晓华 ;
柳焕章 ;
尹项根 ;
陈德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5) :49-55
[2]   基于时钟差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方法 [J].
沈冰 ;
何奔腾 ;
张雪松 .
电网技术, 2006, (24) :78-83
[3]   一种基于软实时通信的广域保护原理 [J].
吴崇昱 ;
孙雷波 ;
张军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6, (12) :21-24
[4]   基于时域连续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的电子互感器采样数据站间同步算法 [J].
吴崇昊 ;
陆于平 ;
侯喆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2) :50-54
[5]   线路纵联保护中双向复用段倒换环动态时延特性 [J].
金华锋 ;
余荣云 ;
朱晓彤 ;
俞建中 ;
吴奕 ;
褚明 ;
郑玉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03) :65-70
[6]   复式电流比例差动保护判据的可靠性评估 [J].
林湘宁 ;
何战虎 ;
刘世明 ;
杨春明 ;
刘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7) :99-103
[7]   高压输电线路新型差动保护的研究 [J].
袁荣湘 ;
陈德树 ;
张哲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04) :10-14
[8]   输电线路新型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 [J].
高厚磊 ;
江世芳 ;
贺家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8) :49-53
[9]   新型数字电流差动保护装置中的数据采样同步和通信方式 [J].
许建德 ;
陆以群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3, (04)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