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土地整治项目区农用地质量分等方法的修正
被引:41
作者:
余建新
[1
]
魏巍
[2
]
廖晓虹
[3
]
彭云
[1
]
廖丽君
[1
,4
]
赵永丽
[1
]
机构:
[1] 云南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实验室
[2]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4]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云南陆良野外基地”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等;
修正体系;
项目区;
农用地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农用地质量分等更新工作中,现有的分等体系不能反映出项目建设前后农用地等别的变化。该文探讨一种能反映出整治项目建设前后农用地质量等别差异分等更新方法。即:在原分等计算体系中,增加2级修正,选出受工程措施影响较大的、明显影响耕地自然质量的分等因素(地形坡度、地表岩石出露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和受工程措施影响较大的、明显改善土地利用条件的分等因素(田块规整度、田间道路、灌溉方式和排水方式),并以这些因素的变化确定建设后耕地利用水平修正系数。该文选取位于陆良县土地整治项目区中的14个点对提出的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14个监测点中,5个监测点自然质量提升了0.1等,其余9个点自然质量等未发生变化。14个监测点利用等均有提升,平均提升1.1个等别,最低提升0.5等,最高提升1.7等。14个监测点经济等均有提升,平均提升1.1个等别,最低提升0.4等,最高提升1.8等。从验证结果可看出:在农用地分等计算流程中增加耕地自然质量修正和利用水平修正系数作为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后耕地质量评定的方法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