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1999~2003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调查

被引:11
作者
李红玉
潘昆贻
伍锡泉
钟日辉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感染;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999~2003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严格按照NCCLS的标准,用K-B法对从广州地区13家医院收集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用WHONET5软件进行资料统计,SPSS统计软件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统计。结果1999~2003年不动杆菌对12种受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亚胺培南(IMP)7.3%~10.7%,阿米卡星(AMk)21.8%~34.1%,头孢匹美(FEP)21.4%~42.0%,头孢他啶(CAZ)26.2%~40.9%,左氧氟沙星(LEV)21.2%~43.0%,环丙沙星(CIP)36.0%~47.1%,庆大霉素(GEN)42.3%~48.9%,复方新诺明(SXT)39.0%~57.1%,哌拉西林(PIP)55.3%~67.0%,四环素(TEY)66.0%~81.0%,头孢噻肟(CTX)88.3%~90.8%及氨曲南(ATM)89.3%~97.1%。鲍曼不动杆菌对AMK、LEV、FEP、CIP、SXT、TEY、ATM的耐药性在1999~2003年间有差异(P<0.05),而对IMP、CAZ、GEN、PIP、CTX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即无多大的变化(P>0.05)。结论IMP是广州地区治疗不动杆菌感染的最有效的抗生素。临床常用的各抗生素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耐药,部分抗生素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4+202 +2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J].
糜祖煌 ;
黄支密 ;
秦玲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09) :12-15
[2]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J].
程曦 ;
曾蔚 .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3, (02) :63-64
[3]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抗感染治疗.[M].倪语星;洪秀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4]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叶应妩;王毓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