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职业替代效应
被引:29
作者:
龚遥
[1
]
彭希哲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
替代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冲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O*net职业数据库,通过随机森林分类器算法,预测了人工智能应用影响下职业的技术潜在被替代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存在差异,其中,研究、社交、管理等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较低,而文秘、审查等程序性认知活动较多的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较高;未来20年大约59.5%的中国就业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呈负相关,但与收入水平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投资教育依然是劳动者维持就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在老龄化趋势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职业的替代效应将缓解劳动力规模下降带来的潜在问题,而人类劳动者需要进一步发掘创新决策能力,如此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适应智能社会的新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5
页数:2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