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刘薇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IL-18; CRP;
D O I
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10.03.006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浆IL-18、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治疗ACS,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CRP和IL-18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进展 [J].
罗俊 ;
燕纯伯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03) :480-483
[2]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程中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江淑 .
临床医学, 2004, (01) :10-11
[3]   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核细胞对IL-18的表达及氟伐他汀的抑制作用 [J].
杨勇安 ;
刘启明 ;
郑春华 .
中国医师杂志, 2004, (03) :301-303
[4]   血清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杨亚荣 ;
张润希 ;
谢滨萱 ;
马锐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6) :3139-3140
[5]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脂蛋白和炎症因子影响 [J].
王霞霞 ;
田建会 .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 45 (03) :272-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