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土壤类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王帘里 [1 ,2 ]
孙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氮矿化; 温度; 一级动力学模型; 黑土; 潮土; 红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短期(15 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三类主要旱地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氮矿化对温度(15~30℃)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累积净矿化氮量的顺序为黑土>潮土>红壤,其中高有机质土壤大于低有机质土壤。黑土累积净矿化氮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潮土和红壤在25℃以上表现出持平和下降趋势。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与培养积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的平方根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总体上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矿化对温度的敏感性强。基于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模拟,除黑土的土壤潜在矿化氮库(N0)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外,其余土壤的N0以及所有土壤的氮矿化速率常数(k0)随温度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总体上,土壤氮矿化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15~20℃内,k0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温度敏感性顺序是红壤>黑土>潮土;在20~30℃内,k0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其温度敏感性顺序为黑土>红壤>潮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显著影响累积矿化氮含量,而土壤C/N比显著影响氮矿化速率常数。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研究 [J].
余泺 ;
高明 ;
慈恩 ;
王子芳 ;
魏朝富 ;
徐畅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3) :733-738
[2]   长期施肥对黑土氮素矿化与硝化作用特征的影响 [J].
王斯佳 ;
不详 ;
韩晓增 ;
不详 ;
侯雪莹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170-173+190
[3]   长期试验地红壤与潮土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比较 [J].
范晓晖 ;
孙永红 ;
林德喜 ;
孟爱民 ;
钦绳武 .
土壤通报, 2005, (05) :34-36
[4]   菜地和旱作粮地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比较 [J].
贺发云 ;
尹斌 ;
蔡贵信 ;
金雪霞 ;
李辉信 .
土壤通报, 2005, (01) :41-44
[5]   温度和湿度对长白山两种林型下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J].
周才平 ;
欧阳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505-508
[6]   添加碳源、磷和石灰对红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J].
李辉信 ;
胡锋 ;
郭和生 ;
蔡贵信 ;
范晓晖 .
土壤, 2001, (03) :135-137+141
[7]   EffectsofSoilTextureandCaCO3onTurnoverofOrganicMaterialinChaoSoils [J].
SUN BO and LIN XINXIONG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PO Box Nanjing China .
Pedosphere, 1993, (02) :133-144
[8]   不同肥力棕壤和黑土各粒级微团聚体氮素矿化势附视频 [J].
戴晓艳 ;
须湘成 ;
陈恩凤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327-330
[9]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1992
[10]  
Priming effects: Interactions between living and dead organic matter[J] . Yakov Kuzyakov.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