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的产流模型对华南地区适应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沈灿燊
刘美南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入渗锋; 方程; 产流模型; 产流模式; 水文模型; 下渗量; 华南; 适应性研究;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88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产流是降雨到达地面后,经过蒸发、下渗后形成地表径流的过程。其下渗机制除与雨型有关外,和流域下垫面的地理景观也有极密切关系。下垫面地理景观包括当地自然地理因素和有关人类活动的种种因素。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自然环境复杂,而人类活动诸如种植大面积的水稻田和梯田,改良土壤后引起土层的上下两层不连续面的结构,大量砍伐森林后用大壕沟方式重新种植的次生林木,一连串的小水利工程,以及城镇兴起和公路修建后的不透水面积的增加……等等,都会影响到产流过程和结果。忽视这些因素,所导出的产流模型会失去真实性。即所得结果与真实情况大相迳庭。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黄土高原暴雨径流预报关系初步实验研究
    刘昌明
    洪宝鑫
    曾明煊
    程义
    [J]. 科学通报, 1965, (02) : 158 - 161
  • [2] 中国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方法[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华东水利学院 编, 1978
  • [3] Dynamic Hydrology .2 Eagelson,P.S. .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