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的分工演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2
作者
李志俊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
分工演进; 专业化; 交易费用; 人均真实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1 [农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取得了综合发展,而经济发展的轨迹是斯密定理和杨格定理交替作用的过程,不断地重复着"分工深化—市场扩展—分工深化"的循环。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则人们会选择高一些分工水平,通过众多不同农户之间的分工,使得利用专业化经济和利用迂回生产的效果能够兼顾,从而提高农民和农村地区的交易效率。对我国农村地区1979-1999年的实证分析也说明了农民人均收入与商品化程度及分工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 [J].
刘明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2) :53-57+80
[2]   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增长特征 [J].
孙文生 ;
靳光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3) :6-9
[3]   斯密定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J].
贾根良 .
南开经济研究, 1995, (01) :15-21
[4]  
发展经济学.[M].贾根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  
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M].(美)杰拉尔德·M.梅尔(GeraldM.Meier);(美)詹姆斯·E.劳赫(JamesE.Rauch)主编;黄仁伟;吴雪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姚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杨小凯;张永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  
发展经济学.[M].杨小凯著;张定胜;张永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  
农村经济创新分析.[M].国风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