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9
作者
杨明
杨永弘
Dmitriev Alexander
申阿东
佟月娟
沈叙庄
樊寻梅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CU,北京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室,俄罗斯圣彼得堡实验医学研究院,北京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室,北京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室,北京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CU,
关键词
链球菌,无乳; 红霉素; 基因,MD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地区B族链球菌 (GBS)对红霉素耐药性的差异及耐药基因谱特点。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 ,测定红霉素、克林霉素对不同地区 (北京 ,广州 ,俄罗斯圣彼得堡 )的 113株GBS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用PCR和核酸杂交的方法 ,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mreA、mefA、ermA、ermB、ermC在该批菌株中的出现规律及其与红霉素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1)北京、广州两地GBS菌株总耐药率为 4 6 % ,与克林霉素耐药性的一致率为 93.8% ;所有ermA基因均来自北京菌株 ,而广州菌株不含该基因。 (2 )含ermA和 (或 )ermB基因的GBS占所有菌株的 30 .0 9% ,其耐药率高达 97.0 6 % ,在已检测的GBS菌株中未发现ermC基因。 (3)分别有 5 3株和 18株含mreA和mefA的GBS以及 1株含ermA的菌株仍对红霉素敏感。 2株GBS不含上述任何一种基因 ,但仍对红霉素耐药。结论  (1)北京、广州两地GBS对红霉素普遍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且与大环内酯 林可霉素 链阳性霉素B类抗生素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 ,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重复选择此类抗生素 ;(2 )ermA和ermB是决定我国北京、广州GBS对红霉素耐药的重要基因 ;(3)GBS的耐药性还有其他分子生物学机制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lasmid pGB3631, a derivative of the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plasmid pIP501. Brantl S, Kummer C, Behnke D. Gene . 1994
  • [2] Detection of erythromycinresistant determinants by PCR. Joyce S, Thorsten G, Amelia TK,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