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和苯并[a]芘混合污染酸性土壤上黑麦草生长及对污染物的吸取作用

被引:9
作者
邢维芹
骆永明
吴龙华
宋静
滕应
李振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黑麦草; 土壤; 修复; 铅; 苯并[a]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设置铅(Pb)处理浓度为0、5001、0002、000 mg kg-1(烘干土计),苯并[a]芘(B[a]P)处理浓度为0、12.5、255、0 mg kg-1(烘干土计),完全组合设计,对每一处理通过种植和不种植黑麦草盆栽试验,研究了B[a]P和Pb混合污染酸性红砂土上黑麦草(Lolium perenneL.)的生长及对污染物积累的吸取作用。试验表明,铅是抑制黑麦草株高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低Pb处理浓度下,B[a]P对黑麦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试验61 d内,黑麦草吸收的铅占土壤铅添加量的4.7%,黑麦草吸收的B[a]P占土壤B[a]P添加量的0.023%;种植黑麦草的土壤B[a]P残留率平均为42.6%;而未种植黑麦草的土壤B[a]P平均残留率为50.9%。该研究结果表明,当Pb-B[a]P混合污染土壤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黑麦草能吸收土壤中的Pb和B[a]P,黑麦草对Pb-B[a]P混合污染土壤有一定的吸取修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利用改进的生物反应器研究不同通气条件下土壤中菲的降解 [J].
丁克强 ;
骆永明 ;
刘世亮 ;
邢维芹 ;
吴龙华 ;
宋静 ;
李振高 .
土壤学报, 2004, (02) :245-251
[2]   铅锌银尾矿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J].
滕应 ;
黄昌勇 ;
骆永明 ;
龙健 ;
姚槐应 .
土壤学报, 2004, (01) :113-119
[3]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刘世亮 ;
骆永明 ;
丁克强 ;
曹志洪 .
土壤, 2003, (03) :187-192+210
[4]   黑麦草对菲污染土壤修复的初步研究 [J].
丁克强 ;
骆永明 ;
刘世亮 ;
李振高 .
土壤, 2002, (04) :233-236
[5]   土地生物处理过程中多环芳烃降解模型及应用 [J].
刘凌 ;
崔广柏 .
土壤学报, 2001, (04) :558-568
[6]   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J].
骆永明 .
土壤, 1999, (05) :261-265+280
[7]   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行为研究 [J].
宋玉芳 ;
孙铁珩 ;
张丽珊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417-422
[8]   土壤、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方法研究 [J].
宋玉芳,区自清,孙铁珩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92-96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10]  
复合污染生态学[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周启星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