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源前兆的判别——λ型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4
作者
秦保燕
郭增建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
[3] 兰州
关键词
前兆场; 场源区分; λ型畸变; 物理机制;
D O I
10.16256/j.issn.1001-8956.1993.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面对复杂的前兆场,进行场、源区分,确定未来大震位置,一直是地震预报中的难点之一。文献[1]首先提出统计物理学中描述系统演化的序参量的整个历程图λ型与大震由孕震、发震和震后的前兆后效过程曲线相类似。λ型的尖锋处相应于临界点或大震发生,尖锋前为对数曲线,尖锋后为急剧下降。根据模拟实验大震震例,进一步研究了λ型与震中距的关系,证明了λ型只有在源区和近源区出现,源外区和远源区λ型将发生畸变,因而提出了λ型和非λ型是判断源、场区前兆的重要指标。最后对λ型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临界乳光和λ型在地震预报中的重要意义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西北地震学报, 1992, (01) :78-78
[2]   前驱大头波及主震震源过程的实验研究 [J].
黄永祥 ;
谭承业 .
西北地震学报, 1979, (03) :23-29
[3]  
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M].郭增建;秦保燕著;.地震出版社.1991,
[4]  
中国地震前兆资料图集.[M].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第一研究室 著.地震出版社.1984,
[5]  
位错.[M].[法]弗里埃德尔(J· Friedel) 著;王煜 译.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