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共同体及其形成路径探析

被引:22
作者
肖红军
秦在东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院
关键词
精神生活; 精神共同体; 形成规律;
D O I
10.16524/j.45-1002.2011.06.015
中图分类号
B82 [伦理学(道德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精神共同体作为真正的人的最高形式的共同体,是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要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具体形式。因此,从学术上对精神共同体类型、特点、价值及其形成规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分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83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群主义.[M].俞可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共同体.[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5]   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其伦理意义 [J].
刘善仕 .
广东社会科学, 1998, (02)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