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台风Vongfong(2002)登陆前后内核结构和近海加强原因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江南 [1 ]
吴国强 [2 ]
王刚 [1 ]
冯瑞权 [3 ]
王安宇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江门市气象局
[3]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关键词
南海台风; 内核结构; 近海加强;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5.001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6km细网格区域的显式模拟结果分析了Vongfong(2002)的内核结构;对Vongfong近海加强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轴对称性结构中,Vongfong最大风速半径(RMW)在强盛期随高度递减。Vongfong在近海时,低层最强的流入在其移行的前方,而流出区在其后方。这些特征与大西洋飓风和西太平洋台风相反。(2)动力场和热力场都有明显的不对称结构。在强盛期,对流西北强、东南弱;强对流云带与最大风速区的位置一致。在加强期,低层西冷东暖、中高层西暖东冷;到强盛期,低层和中高层都有明显的暖心结构。(3)中纬度中上层冷低压系统和台风的相互作用是Vongfong近海加强的重要原因。①由于冷低压系统外围的冷空气从西北侧进入台风的中层,低层有暖湿空气配合,使得位势不稳定能量增加,对流发展。②因为冷低压中心的下沉气流正是二级环流的下沉支,冷低压南移填塞,台风近海加强。两个方面最终通过CISK(第二类条件不稳定)机制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South China Sea typhoon Leo (1999) [J].
Lau, KH ;
Zhang, ZF ;
Lam, HY ;
Chen, SJ .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2003, 83 (3-4) :147-161
[2]  
热带气旋动力学引论.[M].陈联寿等著;.气象出版社.2002,
[3]  
热带气旋全球观.[M].()埃尔斯本里(Elsberry;RussellL.)主编;陈联寿等译;.气象出版社.1994,
[4]  
南海热带大气环流系统.[M].梁必骐著;.气象出版社.1991,
[5]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陈联寿;丁一汇著;.科学出版社.1979,
[6]   同化QuikSCAT资料对台风Vongfong(2002)数值模拟的影响 [J].
黄嘉宏 ;
李江南 ;
魏晓琳 ;
冯瑞权 ;
王安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16-120
[7]   登陆台风Winnie(1997)的数值模拟研究Ⅱ: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J].
朱佩君 ;
陈敏 ;
陶祖钰 ;
王洪庆 .
气象学报, 2002, (05) :56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