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茯苓多糖的药用

被引:4
作者
陈春霞
机构
[1] 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
关键词
注射剂; 安瓿剂; 剂型; 多糖; 多聚糖; 碳水化合物; 生化指标; 甲基; 链烷基; 疗程; 诱生; 总有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6 [中药临床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正>茯苓Poria cocos(Schw.)自古就是食用与药用珍品,是传统中药的“四君八珍”之一,《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但是,占茯苓菌核93%的β-茯苓聚糖无抗肿瘤作用,用化学方法处理β-茯苓聚糖后,才能使之转化成为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笔者1979年成功地研制出羧甲基茯苓多糖,药理试验证明,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降谷丙转氨酶,减轻放射副作用,间接抗病毒,诱生和促诱生干拢素与白细胞介素的作用。毒理试验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无毒性,无致畸致突变结果。本文报道羧甲基茯苓多糖的药用。 一、临床试验用药方法 羧甲基茯苓多糖精制成注射剂,符合中国药典各项规定,每安瓿2ml 30mg。临床试验用药方法如下:治疗慢性肝炎病人,每日肌肉注射2次,每次60mg,30日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治疗癌症病人,每日肌肉注射2次,每次60mg,或每日120~150mg渗入10%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30日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38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