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工程中利益主体间的博弈模型——以政府主导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例

被引:3
作者
魏建洲
刘彦平
张锋
金俊栋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数量生物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博弈模型; 纳什均衡; 政府; 农牧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1201 ;
摘要
在政府主导的生态建设工程中,各利益主体决策行为相互影响,策略相互依存。使用博弈论方法研究生态建设工程中利益主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结果是一条可行途径。以典型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建立退耕还林还草博弈模型。模型表明:在中央政府参与的三方动态博弈中,中央政府应当在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安排下达较多的任务量,同时为保证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应提高该地区的补助比例;在没有中央政府的监督考核机制、群众完成项目量不影响地方政府外部效应情况下,地方政府就会忽视群众利益;农牧民作为项目具体执行者,主要从政府补助比例、工程任务量及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完成任务比例,而极少关注政府"信誉"问题。因此,在推进生态建设工程中,项目决策管理层应认识到地区间差异,实行有区别的项目政策,中央政府应在工程中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石羊河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及效率 [J].
张丽琼 ;
赵雪雁 ;
郭芳 ;
李文美 .
中国沙漠, 2015, 35 (06) :1715-1722
[2]   基于农户视角的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可持续性分析 [J].
路慧玲 ;
周立华 ;
陈勇 ;
黄珊 ;
马兵 ;
魏轩 .
中国沙漠, 2015, 35 (04) :1065-1071
[3]   生态建设政策对沙漠化影响的定量分析 [J].
樊胜岳 ;
徐裕财 ;
徐均 ;
兰健 .
中国沙漠, 2014, 34 (03) :893-900
[4]   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以榆中县为例 [J].
马海芸 ;
雍雅明 ;
刘宗盛 .
草业科学, 2012, (09) :1359-1367
[5]   农牧民参与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程的初始行为响应——以江西山江湖和青海三江源为例 [J].
邵景安 ;
邵全琴 ;
芦清水 ;
黄麟 ;
匡文慧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7) :1075-1088
[6]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 [J].
刘兴元 ;
尚占环 ;
龙瑞军 .
草地学报, 2010, 18 (01) :126-131
[7]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 [J].
曹广民 ;
龙瑞军 .
草地学报, 2009, 17 (01) :4-9
[8]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安塞县为例 [J].
杜英 ;
杨改河 ;
刘志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131-140
[9]   试论生态修复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J].
彭珂珊 ;
吉娟玲 ;
徐学选 .
科技导报, 2004, (12) :23-26
[10]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中经济利益补偿的博弈分析 [J].
杨明洪 .
云南社会科学, 2004, (06)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