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55
作者
孙健 [1 ]
铁柏清 [1 ]
秦普丰 [1 ]
青山勋 [2 ]
罗荣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冈山大学资源生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铅锌尾矿; 重金属; 复合污染; 植物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对有色金属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遭受尾矿砂及矿毒水污染,矿区土壤极端贫瘠,土壤中Pb、Cd、Zn和Cu含量分别达764.74、4.10、372.75和95.57 mg.kg-1,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在矿区周边有9种优势植物能够在污染土壤上定居,对Cu、Cd、Pb和Zn 4种重金属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积累量均未达到超累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含量。其中的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 l.〕、旋鳞莎草〔Cyperusm ichelianus(L.)L ink〕、五节芒〔M iscanthus floridulus(Lab ill.)W arb.ex Schum.et Laut.〕3种植物地上部生物量较大且对某些重金属向地上部转运能力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超富集植物的新理解 [J].
聂发辉 .
生态环境, 2005, (01) :136-138
[2]   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 [J].
刘海龙 .
生态学报, 2004, (02) :323-329
[3]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J].
王学锋 ;
杨艳琴 .
化工环保, 2004, (01) :24-28
[4]   重金属污染研究新进展 [J].
王学锋 ;
朱桂芬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3, (01) :54-56+66
[5]   郴县东西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防治技术和生态利用模式 [J].
曾清如 ;
杨仁斌 ;
铁柏青 ;
周细红 ;
廖铭长 ;
王小成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5) :428-431
[6]   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J].
唐世荣 ;
黄昌勇 ;
朱祖祥 .
环境科学进展, 1996, (06) :11-17
[7]  
N. H. Ince,N. Dirilgen,I. G. Apikyan,G. Tezcanli,B. üstün.Assessment of Toxic Inte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Binary Mixtures: A Statistical Approach[J].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1999(4)
[8]  
劳家柽主编.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9]  
洪水皆等主编.环境污染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