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以支定收”——新《预算法》理财观解读

被引:8
作者
徐阳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法研究所
关键词
量入为出; 以支定收; 预算平衡; 政府理财观;
D O I
10.19376/j.cnki.cn11-1011/f.2015.01.012
中图分类号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府理财观,两者之间并非决然对立,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我国预算法以前确立的是"量入为出"基础上的预算平衡原则,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逐渐厘清,预算法修正案对政府理财观做了必要的调适,正在走向"以支定收"基础上的预算平衡,并通过有限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实行国债余额控制和构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等微观层面的举措来实现此种动态的预算平衡,同时,国家推行的"简政放权"改革和划分政府事权清单,为"以支定收"基础上的预算平衡提供了宏观的制度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关于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思考 [J].
姚继刚 .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01) :31+46-31
[3]   政府理财观的抉择:“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源于美国1985年《平衡预算和紧急赤字控制法》第252条之启示 [J].
王强 ;
叶姗 .
法学杂志, 2006, (02) :73-75
[4]   从国家预算的特质论我国《预算法》的修订目的和原则 [J].
朱大旗 .
中国法学, 2005, (01) :75-82
[5]   “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关于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态势的讨论 [J].
高培勇 .
财贸经济, 2001, (03) :11-16
[6]  
政府间财政关系比较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政府间财政关系课题组编译, 2004
[7]  
财政理论与政策[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郭庆旺, 2003
[8]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TIEBOUT, C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64 (05) :41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