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

被引:27
作者
刘勇刚
袁耀初
苏纪兰
姜景忠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
关键词
夏季南海环流; 多涡结构; 改进逆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1 [海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基于1998年夏季的温盐深(CTD)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南海海流的流速和流量,并结合声学 Doppler测流(ADCP)资料分析了南海环流特征.结果如下:(1)南海东北部环流最重要的特征是黑潮有一个分支入侵南海,但流量不大.该分支作反气旋式弯曲通过巴士海峡流向台湾以南海域,而没有入侵南海内部;(2)南海北部海区主要受气旋式环流系统所支配,并伴随有两个冷涡;(3)南海中部、西南部海区主要受反气旋式环流系统所支配,主要包括3个反气旋环流系统和1个较强的气旋式涡;(4)南海东南部海区主要存在一个范围较大的自西南至东北伸展的气旋式环流系统;(5)南海环流存在多涡现象,且较大尺度涡里含有几个小涡;(6)南海海流和涡旋存在西向强化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252 / 12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海冬、夏季环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J].
蔡树群 ;
王文质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2) :27-33
[2]   南海暖流研究回顾 [J].
管秉贤 .
海洋与湖沼, 1998, (03) :322-329
[3]   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 [J].
方文东 ;
郭忠信 ;
黄羽庭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1) :2264-2271
[4]   南海环流的一个约化模式 [J].
刘先炳 ;
苏纪兰 .
海洋与湖沼, 1992, (02) :167-174
[5]   南海月平均流的计算 [J].
曾庆存 ;
李荣凤 ;
季仲贞 ;
甘子钧 ;
柯佩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9, (02) :127-138
[6]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1999
[7]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学术会议(1980)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海洋与湖沼》编辑部, 1982
[8]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the velocity field of the South China Sea [J].
Wu C.-R. ;
Shaw P.-T. ;
Chao S.-Y. .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1998, 54 (4) :361-372
[9]   Wind-driven South China Sea deep basin warm-core/cool-core eddies [J].
Peter C. Chi ;
Yuchun Chen ;
Shihua Lu .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1998, 54 (4) :347-360
[10]   The Kuroshio east of Taiwan and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currents east of Ryukyu Islands during early summer of 1996 [J].
Yuan Y. ;
Kaneko A. ;
Su J. ;
Zhu X. ;
Liu Y. ;
Gohda N. ;
Chen H. .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1998, 54 (3) :2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