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区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由黄河三角洲引申

被引:5
作者
周宗安 [1 ]
宿伟健 [2 ]
机构
[1] 济南大学商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 协调发展理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2008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成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生态经济区成立前后(20042014)农业生产效率及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成立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6.6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2%,农业产值也同样提高,并且政策的正向效应自2009年开始不断增强。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与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提升呈现正相关。劳动力投入增加、生态技术发展是政策产生利好效应的两种可能渠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J].
焦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105-110
[2]   发育市场——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主线 [J].
林毅夫 ;
李周 .
农业经济问题, 1992, (09) :8-14
[3]   农村土地确权羁绊及对策:赣省调查 [J].
丁琳琳 ;
孟庆国 .
改革, 2015, (03) :56-64
[4]   耦合动力、外部作用与农地流转的优化路径 [J].
张伟 ;
李长健 .
改革, 2015, (06) :91-99
[5]   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江苏例证 [J].
蔡瑞林 ;
陈万明 .
改革, 2015, (06) :81-90
[7]   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J].
钱丽 ;
肖仁桥 ;
杨桂元 .
工业技术经济, 2010, 29 (10) :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