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成都例证

被引:1
作者
吴晓燕 [1 ]
李赐平 [2 ]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2]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温江“土改”; 农地流转; 基层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既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成都市温江区在政府的引导、规制和市场的主导下,推动了以农地流转为核心的温江"土改"。农地流转使农户家庭收入、劳动力流动、农村社会结构、社区公共需求等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将引发人们对这一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村庄治理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 [J].
李蓉蓉 ;
张树峰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 (01) :96-100
[2]   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区6村的实证研究 [J].
何国俊 ;
徐冲 .
经济科学, 2007, (05) :111-124
[3]   南京市农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方中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09) :147-151
[4]   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整体性政策框架研究——基于市场形成的逻辑 [J].
胡新艳 .
调研世界, 2007, (09) :13-16
[5]   土地流转对农村阶层分化的影响研究 [J].
陈成文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3) :12-19
[6]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成都市的案例分析 [J].
蒋永穆 ;
郭晓鸣 ;
纪志耿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6) :93-98
[7]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 [J].
杨德才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12) :49-52+72
[8]   管庄的土地转包 [J].
管兵 .
社会学研究, 2004, (01) :99-106
[9]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10]  
产权与制度变迁[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周其仁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