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亚高山针叶林植被的群落结构与组成特点

被引:3
作者
杨启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优势种; 植被; 群落结构; 长苞冷杉; 西康冷杉; 层片; 层群; 杜鹃; 森林群落; 生物群落; 川西云杉; 植物种群; 四川;
D O I
10.16779/j.cnki.1003-5508.1980.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四川的亚高山针叶林,由于群落学与生态学方面具古老性、复杂性和独特性,一向为中外植物学者所瞩目.自“鸦片战争”后,外籍人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对四川亚高山针叶林区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一些收集和考察.我国学者在本世纪初亦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相继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报导.这些有关的论述,对这一区域的深入研究具有先导意义.但是由于研究目的和当时条件的限制,故多为局部的与路线式的标本采集与考察,而较全面、系统的群落学工作则更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 [J].
张新时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2) :140-149
[2]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群落特点及其分类原则 [J].
蒋有绪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3, 1(Z1) (Z1) :42-50
[3]   川西高山林区主要树种的分布和对于更新及造林树种规划的意见 [J].
吴中伦 .
林业科学, 1959, (06) :49-62
[4]   四川西北和昌都地区植物地理调查记要 [J].
崔友文 .
地理学报, 1958, (02) :174-188+224
[5]   西藏高原的植物及其分布概况 [J].
钟补求 .
生物学通报, 1954, (10)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