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决定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土壤内在性质为表征指标,以长江中上游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林为对象,就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能够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且主要通过d≤1mm的须根发挥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活根提供分泌物,死根提供有机质,作为土壤团粒的胶结剂,配合须根的穿插挤压和缠绕,使土壤中直径d>7mm、d=7~5mm和d=5~3mm3个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同时既增加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又提高了土壤抗冲击分散能力和结构、孔隙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土壤饱和渗透系数.与无林裸地相比较,林地中表征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土壤各理化性质改善值(Y),与土壤中d≤1mm须根量(Rw)之间服从Y=a+bRw的线性关系.本文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林型根系的作用效果.